平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欢迎访问平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平凉市质量基础 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需求发布
能力发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解读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6日

一、质量强国战略概述

今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掀开了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新篇章,对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这次讲话,对“质量”和“高质量”进行了阐述。

从质量的定义来看,费根堡姆、朱兰等质量专家,从管理、消费、符合性、适应性、顾客满意度等不同维度对质量进行过概括,质量的定义最终归结为ISO 9000:2015国际标准的一句话“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从质量的内涵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单指产品质量,而广义的质量无所不包,存在于万事万物。进入质量新时代,质量有微观、中观、宏观之说。通常来讲,微观质量是指具体的产品、工程、服务质量,中观质量是指产业、区域质量,宏观质量是指质量效益乃至经济社会质量。

从质量的意义来看,其终极意义在于质量提升,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这种满足是基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善待生态环境前提下的满足,这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脉相连的。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五个成为”是最好的发展导向和目标追求,即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也是新时代质量工作的灵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质量工作的总指导。

质量发展贯穿人类生产生活全过程。近30年来,中国质量有四个里程碑,都体现着对于高质量的内在追求。

1996年12月,国务院发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强调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必须加快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尽快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

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认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2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调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梳理质量领域四个纲领性文件的内容,无不体现着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起源于2017年9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但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追求由来已久,特别是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之下,这种追求日趋强烈。正如《质量发展纲要》所表述的,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4个部门成立《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咨询组、工作组和起草专班,联合人民网组织开展线上社会公众建言献策活动。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质量强国建设重点课题研究,形成24份专题研究报告。先后赴广东、上海、江苏等16个省份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专家咨询会等20余次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和不断充实完善,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2023年2月6日公开发布。

二、《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结构

全文共11部分、32条,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形势背景,分析质量强国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要求。

第二板块是总体要求,阐述质量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板块是重点任务,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第四板块组织保障,加强党的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开展督察评估。

三、《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解读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来看第一个方面,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质量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质量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基础支撑,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志。20世纪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转型发展经验和质量促进政策表面,质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社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二)质量强国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树立提高质量效益的鲜明导向,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振兴实体经济。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健全质量政策,提高质量标准,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提高产业链质量竞争力,促进区域质量协调发展,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

(三)质量强国建设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质量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贯通了整个产业链条,融入了经济发展全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1.3%提升至18.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循环畅通,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质量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关键要素,要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发展更有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更有活力。

(四)质量强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建设质量强国有利于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更有质量、更具活力,以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升级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第二来看质量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成效:质量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1.质量政策法规日臻完善

建立《产品质量法》为主干,涵盖27部法律法规、138部行政规章的质量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实施中央质量督察考核,将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国家各项中长期规划。

完善质量考核激励机制。设立中国质量奖和地方政府质量奖,将质量工作纳入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畴。

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逐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2.质量提升行动蓬勃开展

实施质量强省、质量强业,开展质量强市(县、区)活动的市(县、区)超过2800个。每年9月由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20多个部委联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参与人数接近1亿人次。

开展产品、服务等质量提升行动,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6年93%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91,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国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质量保持在比较满意区间。

3.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力

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地方“党政同责”。

实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加大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监管力度,消费品召回、机动车召回依法实施。

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4.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显著增强

已经发布4万多项国家标准,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项领域,重点装备制造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5%。可持续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指数排名全球第二。

建立比较完备的计量体系,建有185项国家计量基准、6.4万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万余项国家标准物质,获得国际承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达到1857项,位居世界前列。

形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较为完善的合格评定体系,现有认证机构1185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343.1万张,获证企业97.4万家,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累计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1372个。

(二)问题:质量理念、机制、实践深刻变革

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纷纷将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实施强有力的质量政策,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的动力和活力不足,质量创新能力不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充分,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质量瓶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还不多,高精尖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等。

1.质量领域亟待数字化升级

进入质量4.0时代,迫切需要建立现代质量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传统质量管理工具向数字化转变,生产方式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新技术不断涌现,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

2.质量竞争优势不够突出

产业效益水平较低,我国工业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损失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3%,远高于发达国家。

质量竞争型产业占比偏低,2020年我国质量竞争型产业出口占比为26.93%,落后于英国(45.35%)、德国(42.40%)、法国、日本。

产品可靠性较差,一些关键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60%,涡喷、涡扇发动机主要轴承寿命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10。

3.质量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小企业质量普遍偏低,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更强,注重抓品牌、走高端、履行社会责任。相比而言,小企业普遍质量偏低、安全问题多发。

产品质量水平短期承压明显,多重影响导致企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大,传导至整个产品领域致使产品质量水平短期承压明显。

新型质量问题频出,部分新兴领域高速迭代发展中,衍生出质量缺陷多、质量风险高等新型质量问题。如,新能源汽车火灾、碰撞事故不断。

网售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网购渠道产品的质量存在落差。如,电吹风、雨伞、消毒柜等产品质量合格率较实体店普遍低5-10个百分点。

出口召回数量较高,中国制造因安全、健康、质量、环保等问题连续多年占据欧美通报召回问题数量首位。

4.品牌培育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国家品牌的培育机制,中国工业产品品牌优质优价形象还没有树立。工业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保护力度不足,贴牌生产多,自主品牌少,侵权假冒案件时有发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和知名品牌还不多。2022年国际品牌评价机构BrandZ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中,中国仅占14席,且总的品牌价值仅占该榜单总价值的9.6%,远低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占比。

5.产业基础能力仍然薄弱

工业“四基”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在十大重点领域的16个细分产业中,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6个产业差距大,4个产业差距巨大。

第三重点掌握质量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特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

(二)发展目标

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三)主要特点

1.突出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能够落到实处。

2.突出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聚焦民生福祉和短板弱项,强调严格质量安全保障,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多层级的消费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

3.突出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提出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设一批质量卓越产业集群等引导性指标;

强化有关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约束性指标,推进解决质量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4.突出系统推进的原则

从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向经济、产业、区域质量等宏观层面拓展,对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等作出专门部署;

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注重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抬升质量高线,又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确保质量安全底线,更好实现系统推进、互动提升。

5.突出质量变革创新

在质量激励方面,提出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激励性措施;

在约束机制方面,提出完善产品召回制度等一系列约束性措施;

在质量基础方面,要求建立高效权威的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协同发展。

鼓励协会、学会、商会以及广大企业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第四个方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三大体系: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现代质量治理体系。

质量供给体系: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和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组织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和提升服务效能。

质量治理体系:法治建设、政策制度、质量监管、社会共治和国际合作。

(二)八方面重点任务

1.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

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

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

2.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

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

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

3.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

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

4.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

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

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

5.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

6.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

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

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

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

7.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

8.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

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

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

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

(三)七大工程

1.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建设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和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2.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重点消费品和重大技术装备。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严格质量追溯和实施样板示范。

4.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开展优质服务标准建设行动、推行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和实施服务品质升级计划。

5.中国品牌建设工程:开展中国精品培育行动、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和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

6.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打造质量技术机构能力升级版、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创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和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

7.质量安全监管筑堤工程: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重点产品事故报告与调查体系、加强产品伤害监测和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第五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调、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